“罗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威斯敏斯特市市长对贵公司在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商业活动表示强烈不满?”
“罗先生,威斯敏斯特市政府和大伦敦管理局计划联合起诉贵公司,您有何回应?”
“罗先生,您是否认为贵公司这次的违规宣传会带来任何积极影响?”
……
“罗先生!罗先生!看镜头!有考虑过当模特或者演员吗?”
最后这句提问,来自伦敦某家花边小报。
长枪短炮围住罗宇,刺眼的闪光灯此起彼伏。
记者们如同嗅到血腥气的鲨鱼般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将录音设备递进,嘈杂的声浪足以将人淹没。
这也是很多明星在镜头面前失态的原因:
他们神经如同拉满的弓弦,这种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引爆他们的神经。
罗宇的脚步被堵得严严实实。
他微微蹙眉,抬手虚挡了一下几乎要戳到脸上的镜头。
“罗先生!请回答!”
“对指控有何评论?”
“是否承认错误?”
叫嚷声愈发尖锐。
就在人潮推挤逐渐变得澎湃起来时——
身后几名身材魁悟、身着深色西装的安保人员奋力拨开人群,强硬地开辟出一条窄道。
这钱看来没白花。
罗宇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隙,在保镖的护卫下,快步走向公司。
公司里,很多人被这样吓到,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除了等会儿需要在发布会的人员,全部去工作。”
罗宇吩咐着,然后指挥专门人员引导记者入场。
“罗,你能解决吗?”
随后而来的里昂焦急地说道,他看着外边象是要把罗宇撕碎的人群,尤豫片刻,咬了咬牙:
“要不这事儿我来,我家里还有和大伦敦管理局……”
“不用,我来。”
罗宇摆了摆手,风轻云淡地前往了会议室。
一进门。
他再次遭遇了刚刚在门口的遭遇。
无数的镜头一瞬间对准了他。
记者们原本也没想到有这种好事儿:
不光收了钱,还有大新闻可以采访。
不得不说,新世纪艺术公司在特拉法尔加广场开商业性质的新闻发布会,是他们从业以来见过最轰动的营销方式。
当然,枪打出头鸟,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
很可能……
当他们下次过来这里的时候,这里换了一家公司。
谁又能想到呢?
没有大伦敦管理局和威斯敏斯特市市政府的审批,有人敢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举办新闻发布会?
这次,真的是轰动伦敦了。
现在各大流媒体已经开始报道了。
“请各位稍安勿躁。”
罗宇说话象是有一种魔力,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
其实不是他说话有魔力:是麦克风还没准备好。
如果不安静下来,真听不见罗宇讲话,那样真什么新闻都收不到了。
“首先,”罗宇顿了顿,环视全场,“新世纪艺术公司及nft数字艺术联盟、新时代运营公司并不回避任何问题。”
第三者,就是新公司的名字,也是平台的名字。
新世纪,新时代,新艺术。
概念如此。
“那你怎么解释没有审批就……”
第一排的记者已然等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发问道。
“请听我耐心解释。”
前面第二个人想要追问的记者也闭上了嘴巴。
不知为何。
对面这个发言人的声音小的可怜。
“关于威斯敏斯特市市长先生的不满,我司已经知晓,并表示充分的理解。”
“特拉法尔加广场是伦敦的心脏,承载着历史与公共的记忆,任何在此进行的活动都应该保持最高的尊重。”
不少记者开始用笔记录。
记录倒不是记录罗宇说的话,有摄象机、再不济有录音笔,还记什么?
记得是自己在写报道时,在新闻发布会听到的第一感受。
这点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很重要。
“至于联合起诉,我司尚未收到正式的法律文档。”
废话。
台下的记者们有人想说。
起诉的消息是半个小时前威斯敏斯特市市长说的。
英国政府的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
如果英国政府的效率真的很快,就不至于出现这种事了。
更为荒诞的是:
对于特拉法尔加广场展开商业性质的新闻发布会,还是记者们告诉他的,当时他刚刚结束会议,有个在会议上的记者随口说了一句“特拉法尔加广场好热闹,说不定有大新闻可以采”,威斯敏斯特市长竟然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下子所有在会议上的记者都睁大了眼睛,立刻举起了相机。
在英国,《是,大臣》是写实的纪录片,不是电视剧,更不是黑色幽默喜剧。
“一旦收到,我们将积极应对,并尊重英国的法律程序。”
“……”
台下不少的记者停下了笔。
又是这些官话?
没意思。
他们有点想回去了。
但紧接着,罗宇下一句却象一颗定时炸弹在会议室里引爆:
“但我在此必须要澄清一点,我司在广场的活动,并非如外界所传言的‘商业性质’的新闻发布会。”
他顿了顿,似乎是为了让记者听清他的话:
“是慈善活动。”
“慈、慈善活动?”
最开始提问的那名记者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重复着。
“是的,慈善活动。”
罗宇再次肯定道。
会议室陷入了一瞬间的死寂。
随即——
如同冰层炸裂,爆发出比之前猛烈十倍的喧嚣!
刚刚还觉得无聊、准备收拾东西的记者们,象是被打了强心针,瞬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会场前排的那个男人上。
手中的笔挥舞着,甚至都出现了残影。
“罗先生,请您详细说明!”
“什么样的慈善活动需要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
“你管那种活动叫做慈善活动?”
“有相关文档能够证明吗?”
“……”
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来。
甚至比之前关于违规和起诉的质问更加密集、尖锐。
如果之前只是商业纠纷,那现在涉及“慈善”二字,性质可能截然不同:
要么是极具创意的公益之举,要么就是一场更为恶劣的欺骗!
就连坐在台下的里昂也面色大变:
慈善是把双刃剑。
有的时候好用,但用不好的时候很可能会伤了自己。
如果说,原先他恳求家族里的人,用尽关系,说不定能够补办一个手续,但现在……不是关系能更平的了的事情了。
罗宇对台下激烈的反应似乎早有预料,他抬手虚按了一下,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是的,他故意没装麦克风开始新闻发布会。
反正会议室也不大,也就两个教室的大小,他大声说话,后面的人还是能听见的。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
在能听到声音的时候,有些人不珍惜;等听不到声音了,人却格外珍惜。
人就是这么奇怪,或者说……
就是这么贱。
“我们本次在特拉法尔广场举办的,是一场名为‘艺术点亮希望’的公共艺术展示慈善募捐激活仪式。”
“所有现场展示的数字艺术产品,其最终目的并非商业宣传或盈利,而是为了……”
“大伦敦青少年艺术基金会进行公开募捐。”
说着,罗宇将一份事先早就准备好的文档投影到了大屏幕上。
是一份带有基金会标志的合作意向书复印件,以及活动的简要说明,上面确实提到了募捐环节。
“我们与基金会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本次活动所募得的所有款项,在扣除必要成本后,将全额捐赠给该基金会,用于资助伦敦地区贫困青少年的艺术教育。”
“我们认为——”
“将艺术、公共空间与慈善结合,能让更多人关注到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选择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原因,正是因为它的像征意义和巨大客流,能最大化地传递这一信息。”
“……”
全场瞬间哗然。
说到最后的时候,记者们甚至已经不在乎能否听到罗宇的声音了。
但是……
慈善行动该怎么定义合不合规呢?
按实际行动来说,将资金作用于映射方面就叫慈善。
按流程来说,有这些文档就叫慈善行动。
不过……
刚才在特拉法尔加广场发生的一切,有一点提到“慈善”二字吗?
这就是可以攻击的地方!
但是,罗宇不怕攻击。
这一场营销,是他和伦敦顶尖律所商讨出来的。
资本主义国家就有一个好处:
只要钱给够,利益到位,律所真敢和政府硬刚。
甚至——
很可能会刚嬴。
但官司赢或者输,也不是罗宇在意的:
他的目的就只有“托”。
将官司拖个一年半载,哪怕到时候输了又怎么样?
无非赔点钱。
况且到时候,他是否还在新世纪、新时代公司还是一个未知数。
他只要热度。
人为了热度,资本为了热度,是可以连脸都不要了的。
把黑的说成白的。
这场官司闹得越大越好,这样才会有更多人了解到这场“慈善募捐”上发生了什么。
“黑红”也是红。
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到时候有了钱,想怎么洗就可以怎么洗。
这个世界是属于赢家的。
这波儿也是双赢:
他赢得了想要的宣传效果,记者们赢到了素材。
他们的问题接踵而至。
“罗先生!这份意向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初步意向’是否意味着活动开始时并未获得正式授权?”
“所谓的‘必要成本’包括哪些?如何确保募捐款项的透明度?”
“这是否是贵公司在面临起诉压力后,紧急采取的公关说辞?”
“为什么在慈善募捐会场上,没有提到这是一场慈善活动?”
“……”
“一个一个来。”
罗宇随手点了最后一名提问记者,解答着问题:
“你问为什么我们没有提到这是一场慈善活动?”
“那是因为我们善,心善,不想道德绑架市民。”
“众所周知,如今这个时代,有很多心思不轨的人打着‘慈善’的名头儿,肆意敛财,消耗着人们的善心。”
“当‘慈善’的标签过于醒目时,往往会在无形中给参与者带来压力,扭曲他们的感受和选择。”
“我们更希望市民们是被艺术本身打动。”
“是出于对美的共鸣而驻足,而非被‘慈善’二字绑架了善意。”
“我们相信,发自内心欣赏而产生的支持,远比在道德压力下做出的举动更为珍贵和持久。”
提问的记者愣了一瞬,象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
常年采访的职业素养让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而是飞快地记录。
里昂也愣住了,面色古怪:
原来,我们是好人?
请恕他直言。
他也才刚刚知道这件事情。
“从效果上来看,我们的举动无比正确,短短几分钟,三百份画作被清售一空。”
“我们已经将这笔钱捐献给了基金会,这笔钱不光证明了nft数字艺术的价值,还有着巨大历史意义。”
“慈善这一伟大的事业,将见证新时代艺术的扬帆起航!”
“……”
“下一个问题,这位来自《卫报》的记者,请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