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明手持一沓刚打印好的文档,迈步进林伟的办公室,脸上洋溢着璨烂的笑容。
“林总,曼谷中部和北部地区的签约数据新鲜出炉了。”
他把文档放在林伟面前,“仅仅两周时间,我们就新增了十二家大型种植园的合作项目,总面积超过六万公顷。湄公河的情况更为喜人,当地农业合作社一次性签订了十万公顷的‘热带先锋’推广协议。”
林伟翻阅着文档,目光停留在不断攀升的数字上,眼中甚是满意。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众多曾在“泰坦一号”和“热带先锋”之间尤豫不决的种植户。
他们在亲眼见证了这两个品种在雨季的巨大差异后,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马来细亚那边的情况如何?”
“北部四个州的示范田成效显著,已有三个州政府主动与我们接洽,希望引入‘热带先锋’作为当地大豆产业升级的主导品种。”
孙启明语气中透着自豪,“嘉谷留下的市场空缺,我们已接手了七成以上。”
这些成果的取得实属不易。
在“诺沃基因”败退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孙启明率领市场部踏遍了东南亚的主要农业局域,与种植园主、合作社代表进行了反复磋商,凭借实实在在的田间数据和稳定的供应保障,成功说服了那些曾被嘉谷高额补贴所迷惑的合作伙伴。
“干得漂亮。”
林伟合上文档,“物流方面准备得如何?”
“正打算向您汇报这个喜讯。”孙启明的笑容愈发璨烂,“‘华夏粮运’的首艘万吨货轮‘丰饶号’,已于今天上午完成装货,满载着我们从曼谷和收购的首批两万三千吨‘热带先锋’商品大豆,预计下午三点从狮城港启航,直抵湛江港。”
这标志着他们首次构建起了从东南亚种植、收购到自主运输回国的完整产业链。
从此,国际航运公会的运力限制再也无法对他们形成掣肘。
“我们去港口瞧瞧。”
林伟站起身说道。
下午两点四十分,林伟与孙启明抵达狮城港。
远远望去,那艘蓝白相间的巨型货轮停靠在专用泊位,龙门吊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丰饶号”三个汉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港口的风夹带着海水的咸味迎面扑来。
林伟伫立在码头上,望着这艘即将首航的货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这是他布局自主物流体系的关键一步,如今终于梦想成真。
三点整,汽笛长鸣,“丰饶号”缓缓驶离泊位,朝着潦阔的海面驶去。
阳光下,船身划开湛蓝的海水,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航迹。
“我们回去吧。”
林伟目送货轮消失在视线尽头,转身对孙启明说道,“国内想必也有好消息在等着我们。”
果然,刚回到办公室,陈连山的视频请求便接入进来。
“林总,‘神农丰穗1号’通过了江南省的品种审定!”陈连山的声音中难掩激动,“这是继黑省之后,我们拿下的第二个主要稻区审定。接下来就可以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开展大规模示范推广了。”
屏幕上的陈连山看起来精神了不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是个重大突破。”
主粮作物的推广比经济作物更谨慎,每一个省级审定的通过,都意味着他们在保障华国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还有更振奋人心的消息。”
陈连山调整了一下摄象头,将身后忙碌的实验室展示出来,“从东南亚抢救回来的野生稻种质,我们对‘神农丰穗1号’耐涝性的改良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陆博士的联觉能力再度发挥了关键作用,帮我们避开了好几个可能产生负面性状的基因组合。”
林伟留意到视频角落里,陆谨言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一组培养皿,还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些什么。
这个年轻人的特殊能力,正逐渐成为他们技术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预计何时能取得初步成果?”林伟询问道。
“徜若一切顺遂,明年雨季之前,我们就能推出耐涝性大幅提升的‘神农丰穗1号’改良品系,届时便可开展田间测试了。”
陈连山满怀信心地说道。
结束与陈连山的通话后,林伟沉思片刻,对身旁的助理说:“通知东南亚团队的全体成员,今晚我在香阳楼设宴,为大家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庆功。”
晚餐时分,位于狮城河畔的香阳楼包厢内座无虚席。
从各国市场一线归来的销售精英、负责物流协调的运营团队、保障后勤的行政人员,以及从国内临时抽调支持的技术专家,近三十人齐聚于此。
林伟端起酒杯,环顾着这些并肩战斗的伙伴。
许多人脸上还带着长期出差的倦意,但眼中都闪铄着事业有成的光芒。
“这一个多月来,大家辛苦了。”林伟的声音虽不高,却清淅地传进每个人的耳中,“我们在曼谷的暴雨中抢收测产数据,在马来西亚的政府大楼里反复磋商,终于让‘热带先锋’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
包厢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注视着林伟。
“今天下午,‘丰饶号’满载着我们收购的首批‘热带先锋’大豆,启航返回国内。我们函盖种子供应、田间指导、大豆回收以及自主运输的完整产业链,已在海外搭建成功。”
林伟举起酒杯,说道:“这一杯,敬大家的共同拼搏!”
众人纷纷举杯,包厢内响起欢快的碰杯声。
“不过,我要提醒各位,”林伟放下酒杯,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仅仅是个开端。东南亚市场的稳固,为我们下一步进军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有力的跳板。南美的巴西、阿根廷,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都将成为我们未来的目标。”
孙启明接过话茬:“林总说得没错。嘉谷虽暂时受挫,但其在南美的根基深厚。我们要提前谋划布局,不能等他们恢复元气。”
“技术研发也会同步跟进。”
陈连山站起来说道。
“针对不同气候区的适应性改良方案已在规划之中。有了东南亚的经验,我们有信心研发出适合南美和非洲生态条件的专属品种。”
庆功宴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
大家畅聊未来规划,交流市场见闻,包厢里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宴会结束后,林伟独自站在餐厅外的露台上,凝视着狮城璀灿的夜景。
城市灯光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摇曳。
【洞察之眼】在意识中悄然运转,呈现出与往常不同的景象——代表“神农”体系的绿色光点,如今已遍布东南亚主要农业区,并且正以缓慢而稳健的速度向外拓展。
那些曾经密集的、代表竞争对手的红色光点,则明显稀疏了许多。
这种宏观的态势感知,让他对“扎根全球”战略有了更为直观的信心。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父亲林铭发来的短信:“听说今天有好消息。稳步前行,勿骄勿躁。”
林伟看着这条简短的短信,嘴角微微上扬。
父亲虽远在国内,却始终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回复道:“根基初立,任重道远。”
收起手机,林伟深吸一口夜晚清凉的空气。阶段性胜利带来的喜悦是真切的,这让他轻松了不少。
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不过,他喜爱这种挑战。
看着自己播下的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看着团队在磨砺中不断成长,这种成就感,绝非单纯的商业利益所能比拟的。
回到住处,林伟打开计算机,开始审阅孙启明团队提交的南美市场前期调研报告。
庆功宴已然结束,新的征程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