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农业兴国,从狙击四大粮商开始 > 第11章 风雨试验田

第11章 风雨试验田

实验室的成功,为整个“神农”项目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但所有人都明白,人工环境与实际土地种植,终究是两码事。

真正的考验,藏在泥土之中,风雨之下。

首批精心培育的超级大豆秧苗达移栽标准后,被运送至二十亩试验田。

移栽过程几乎成了一种仪式,陈连山亲自带队,内核研究员周薇、周斌等人也全都在场,每一株秧苗都是他们亲手种下的。

林伟也抽空来到田边。

他望着这片被铁丝网包围的黑土地,望着这些在春风里轻轻颤动着的小嫩芽儿,心里很安静。

他知道,从这里出发,每一步都要踩到现实里的刺上去。

项目组在试验田中专门划分局域,种植国内主流高产大豆品种作对照。

优劣相较,同台比拼,结果方能彰显其价值。

移栽后的日子里,天气颇为眷顾。

春雨润泽土地,助力秧苗度过缓苗期

田间日常管理由陈连山通过老关系聘请的退休农技员刘伟负责。

老刘头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经验丰富,为人踏实本分。

对于这块“特别”的试验田,他很好奇但是又很本分,并不多问,只是按照项目组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做好水肥管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移栽后的半个月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就袭击了东海市。

上午还是阳光明媚,到了下午突然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乌云像墨汁一样从四面八方迅速涌来,狂风卷着沙土打在脸上生疼。

“要下大雨了!”

周薇看着窗外昏暗的天色,心中忧心忡忡。

几乎是在她话音刚落的一刹那,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瞬间织成了一片雨幕,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狂风呼啸撕扯万物,试验田防护塑料布猎猎作响,几处固定点濒临松动。

“不好!大棚和秧苗!”

陈连山猛地站起,脸色骤变。

这些幼苗根系尚浅,难以承受疾风骤雨的侵袭。

此时,板房门被猛然推开,浑身湿透的张耀阳与两名安保人员疾步而入。

“陈老、周工,风势过大,简易棚架与对照区普通苗恐难承受。我们去加固!”

“我们也去!”周斌立刻抓起旁边的雨衣。

“胡闹!”陈连山喝道:“你们去能顶什么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耀阳,你们注意安全,小周,你们稳住,记录气象数据,准备应急抢救方案!”

老教授在紧要关头彰显统帅魄力,即便其双手亦微微颤斗。

张耀阳不再多言,带着人再次冲入风雨中。

他们冒着狂风撕扯的危险,用加固绳、木桩死死拽住那些摇摇欲坠的棚架和防护设施,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泥泞难行。

板房内,气氛异常凝重。

窗外,狂风骤雨肆虐不止,屋内,研究人员的心焦灼如焚。

林伟在厂里处理事情的时候接到紧急消息,立马开车赶往试验田,雨刮器开到最大前方道路还是看不清。

风雨肆虐了近一个小时后,才逐渐平息。

林伟深一脚浅一脚地抵达试验田,眼前景象一片狼借。

加固后的棚架严重歪斜,张耀阳与安保小组成员浑身泥泞,几近虚脱。

试验田里,积水未退,泥泞不堪。

最触目惊心的就是那块对照试验区,本来整整齐齐的秧苗倒下了将近七成,东歪西斜地趴在泥水里,叶子四分五裂、满身是泥,就象抽掉脊梁骨似的奄奄一息。

陈连山和一帮子研究人员已经冲到了田埂上,老教授不顾泥泞,蹲下身子,心疼地盯着一棵倒伏的秧苗,脸色灰败。

“我们的苗呢?”周薇带着哭腔问道。

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放眼望去,超级大豆的秧苗尽管经历了风雨摧残,有的叶片受损,少数歪倒了,但比起旁边对照区几乎全军复没的惨状,这情形还是好很多。

大多数植株虽显狼狈,却依然顽强地扎根泥土,主干未折。

“快!清理积水,统计损伤情况!”

林伟着急地说道。

团队立即行动起来。

张耀阳带领人员疏通排水沟后,科研人员谨慎进入试验田,逐株检查并记录

老刘头急急忙忙跑到了现场,一看照着那块地里惨不忍睹的样子,就“哎呀妈呀”连声摇摇头:“这鬼天气真他娘的要人命啊……”,但当他目光扫向超级大豆的时候,眼前一亮,只见那双浑浊的老眼猛地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咦?这些苗子倒也还挺硬朗……”。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日夜守护在试验田。

清理、扶正、施肥促进恢复,令人惊讶的是,超级大豆表现出惊人轫性

三四天时间,受损叶片还没有掉落完,新芽就在叶腋中冒了出来,倾斜的枝干靠着强健茎秆又站了起来,在雨后阳光下,绿油油比以前更鲜亮。

再看对照区的大豆,抢救虽也进行过,只是恢复得慢些,倒伏严重的就几乎没啥希望了,想来产量会受到毁灭性打击。

刘建国蹲于田埂,抽着旱烟,目光紧锁那片挺立的超级大豆。

初接任务时,他将其视为普通试验,对项目组的精细管理要求未予重视。

但这场风雨,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真是奇了,太奇了!”他咂咂嘴,对正忙着记录数据的周薇说,“周技术员啊,我老刘种了一辈子地,头一回见这么抗造的大豆苗。那风刮得多大,雨下得多急呀!寻常的苗子早趴下了,你们这苗子却跟没事人似的,才几天工夫又挺拔起来。”

周薇脸上浮现了这许多天里头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刘叔,这就表明我们的品种在抵抗倒伏、复原能力这些方面,确实存在长处。

“优势?这优势可大了去了!”

老刘头站起身,掸了掸裤腿上的土,语气郑重地说。

“搞农业的,就是靠天吃饭,就怕这种灾祸突然来。要是咱的地里都种着这豆子,那心里就好受多了!”

陈连山望着田里截然不同的景象,多日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对林伟说:“小伟啊,看来我们这条路真是走对了。实验室里的数据是死的,这风雨考验出来的才是活生生的数据。”

林伟点头,风雨洗礼,非但未摧折希望,反而象淬火一般,使超级大豆的优良性状越发彰显出来,团队的信心愈发坚定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