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农业兴国,从狙击四大粮商开始 > 第44章 铁壁合围

第44章 铁壁合围

东海市,香农集团总部大楼。

在可容纳百馀人的会议厅里,此刻早已座无虚席。

与数十日前那场联盟大会相比,在场众人的神情已大不相同。

少了几分最初的兴奋,多了几分凝重。

嘉谷国际掀起的惨烈价格战,尤如高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会议室内的空气格外沉重。

林伟坐在主位旁,面前摊开着一摞厚厚的文档。

他能真切地感觉到那些投来的目光——有期待,有怀疑,还有几分身处绝境的焦灼。

他明白,今天这场“华国高油大豆产业联盟”的紧急扩大会议,将决定许多人的最终选择,也关乎“神农”项目的生死存亡。

董事长林铭做了简短的开场白后,便把话语权交给了林伟。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林伟站起身,没有多馀的客套,直接开口道。

“诸位,我知道最近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嘉谷的降价幅度,超出了正常的商业逻辑,这是明目张胆的倾销,其意图显而易见——他们想用资本的力量,在我们联盟稳固之前,将其彻底冲垮。”

台下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不少人点头,脸上露出苦涩的神情。

“压力,我也深有体会。”林伟话锋一转,“然而,退缩和妥协,换来的绝不是生存空间,只会是日后更多的妥协!把我们自己的饭碗,完全交到别人手中摇尾乞怜,这是我们成立联盟的初衷吗?”

“道理我们都明白,林厂长!”

一位来自东北的中型压榨企业负责人忍不住开口,脸色难看道。

“但现实是,他们的到岸价已低于我们的综合成本线!厂里几百人要吃饭,若不采购低价原料,下个月工资都发不出!我们……快撑不住了!”

这番话道出了在场众多人的心声,会议厅内弥漫着一股悲观的气氛。

“撑不住,是因为我们过去不够强大,之前的成本过高。”

林伟的声音提高了些许,“但若我说,我们如今已拥有打破僵局的武器呢?”

他不再故弄玄虚,示意助手将一份份文档分发给每一位与会者。

深蓝色的封面上,一行醒目的白色标题映入众人眼帘——《“神农大豆”全链条降本增效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是我和团队在这一个月里,深入黑省田间和东海加工厂生产一线所取得的成果。”

林伟的声音在会场回荡,“里面详尽记录了从‘神农大豆’的优化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生物间作等种植端的降本方案,到预处理、蒸炒、压榨、浸出等加工环节共计十七项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策略。”

起初,有人只是随意翻阅,但很快,翻动书页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紧接着便是低声的惊呼与满是难以置信的窃窃私语声。

也难怪他们如此失态。

这份白皮书的内容极为详实,也着实惊人。

在种植部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精确到毫升的水肥配比,甚至还引入了利用本地伴生植物减少农药使用的生态策略。

每一项后面都附有准确的对比数据和最终的成本核算。

加工环节更是细致入微,蒸炒锅的温度梯度设置、压榨机的压力曲线调整、浸出溶剂的浓度与流速匹配。

诸多他们以往凭借老师傅经验模糊把控的参数,在这里都被赋予了精确的数值。

并且,每一项优化都标注了其对出油率、能耗、残油率等关键指标的具体影响。

这根本不是一份简单的建议书,而是一本可直接照搬操作、极具可复制性的标准作业程序!

“这…林厂长,这些数据可靠吗?”

另一位联盟成员扶了扶眼镜,声音颤斗地问道。

“按照这上面的方案,种植成本真能降低17以上?加工出油率还能再提升一点五个百分点,综合能耗降低10?”

“白皮书里的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了香农集团自身基地和工厂的反复验证。”

林伟斩钉截铁地表示:“我负责任地告诉各位,严格执行此方案,‘神农大豆’从田间到毛油的综合成本,将无惧嘉谷当前任何价格冲击!”

他顿了顿,趁众人消化这一震撼信息之际,目光缓缓扫向几家他重点关注的联盟成员。在他的视野中,淡蓝色的数据流悄然浮现。

【企业识别:龙江油脂】

【优势分析:拥有黑省本地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传统采购渠道,厂区临近铁路枢钮,物流成本具有优势】

【短板评估:生产工艺陈旧,能耗偏高,管理层趋于保守】

【合作建议:可引导其发挥产地和物流优势,承担部分局域初加工任务,联盟协助其进行生产线技改】

【企业识别:滨海精炼】

【优势分析:具备小包装精炼油生产和品牌基础,南方市场渠道渗透力较强】

【短板评估:缺乏稳定、高质的原料供应保障,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合作建议:可将其纳入联盟统一原料供应体系,专注终端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

借助“洞察之眼”对联盟成员优劣势的了解,林伟再次开口,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构想:

“诸位,单打独斗,我们永远无法与国际资本抗衡。白皮书的技术,是我们联盟共享的第一块基石。而第二块基石,在于我们自身资源的集成与协同。”

他指向龙江油脂的代表:“比如龙江油脂,地处原料产区,物流便利,是否可以承担起联盟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初加工集散功能?”

他又看向滨海精炼的负责人:“而滨海精炼,擅长终端市场和品牌运营,是否可以更专注于小包装油的生产与销售,原料由联盟统一协调保障?”

“我们可以创建‘统一农资采购平台’,利用联盟的规模优势,直接向化肥、农药、农机厂商议价,降低种植端成本。”

“我们可以构建‘技术共享与培训体系’,确保白皮书中的技术能快速落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我们还可以尝试‘协同销售与品牌共建’,汇聚各方力量,塑造我们国产高油大豆及其产品的整体形象,提升市场影响力!”

林伟的声音掷地有声,他所描绘的,是一幅依托技术、深度绑定、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蓝图。之前那份白皮书呈现的是“术”,而如今他提出的,则是凝聚力量的“道”!

之前那位声称快要撑不下去的东北企业代表,此时紧紧攥着手中的白皮书,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激动。

“林厂长,如果真能这样做,我老赵第一个跟着联盟坚持到底!这可不只是省钱,这是为我们所有人找到了活路!寻到了出路啊!”

“对!有了这份白皮书,再加之林厂长所说的这个深度合作办法,我们还怕嘉谷降价吗?”

“统一采购,技术共享,规模效应一旦形成,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跟他们斗争到底!”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先前的尤豫和悲观情绪,被强烈的信心和斗志所取代。

联盟不再是一个松散的利益联合体,而是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凝聚成的一块坚硬的钢铁。

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林伟知道,时机已到。

他双手虚按,待会场重新安静下来后,沉声说道:“既然我们有了底气,那么对于嘉谷的价格战,我的建议是”

他目光犀利,一字一句地宣布:“联盟所有成员,坚守现有的价格体系,绝不跟风降价!我们要让市场和消费者看清楚,什么是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优化带来的真正竞争力,什么是凭借资本蛮力进行的野蛮倾销!最终的胜负,不应由一时的价格标签来判定,而应由产品的质量,由我们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由最终的市场财报来决定!”

“好!”

“就这么办!”

“听林厂长的!”

附和声此起彼伏。

一道以技术为骨架、以合作为筋脉,旨在抵御外部资本风暴的“铁壁”,在此刻正式合拢。

会议在昂扬的氛围中结束,各位联盟成员拿着那份白皮书,匆匆离去,准备回去大干一场。

林伟站在窗边,望着楼下陆续驶离的车辆,眼神坚毅。

父亲林铭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满是难以掩饰的欣慰:“小伟,做得很棒。你这一个月的辛苦,值了。”

林伟微微点头,轻声说道:“爸,这仅仅是开始。技术优势和联盟凝聚力是我们手中的盾牌,但嘉谷绝不会轻易罢手。下一阶段,就是真刀真枪比拼市场、比拼财报的时候了。”

“恩。”林铭神情凝重,“董事会和我会全力支持你。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巩固联盟,迅速复制推广白皮书方案,让成本优势尽快在所有联盟企业的财报中体现出来。”“同时,我们要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一场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数据,彻底击败对手的硬仗。”

最终的胜负,将由市场来裁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