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洪荒:师兄啊师兄,我比你更稳健 > 第97章 意创新法,终抵昆仑

第97章 意创新法,终抵昆仑

前往玉虚宫的路上,李阳让分身飞遁,真身则是躲起来思考玄都大法师在三年之后给他加担子。

“师兄让我应对大罗及其以下来犯天庭之人,那么不仅仅是独狼,肯定还有反天的族群势力,这些需要我手里不仅要有足够的高手,还要有足够的兵将。

所以开府建牙是好事,可以招募兵将官员,毕竟我的神职中还有主管捣毁邪神淫祀、伐山破庙之职,这需要足够多的兵将才行。

只是这招人该如何招募?”

别看李阳现在是人教小法师,可统辖人教众真,一个号召似乎可以让人教道统诸多仙人来投。

但实际执行的时候,这些人或许会卖给他面子,但效果绝对没有那么好。

天庭虽然高高在上,但毕竟是因果纠缠之地,对于这些习惯了逍遥的仙人们来说,反倒是一种束缚。

再者三教弟子要就是不知道天庭,要不就是看不起天庭,所以就算是能从人教道统中弄来人,对现如今的李阳来说,人数也太少了。

三教大兴,但人教可没那么昌盛。

“洪荒天地广大,又有三千大千世界,以及诸多中小千世界,虽然金仙有数,但寻常仙人却并不少,可”

李阳想要招募散修,可这些人多是好勇斗狠之辈,同等境界下,大多数实力都远不如正常的三教弟子,且难以管理。

这说的难以管理倒不是说李阳管不住,而是说这些人心思颇多,容易搞出幺蛾子。

天庭本就是因果纠缠之地,这些人本身的因果也比较复杂,再乱搞幺蛾子,那就不是为李阳解忧了,而是李阳在为这些人疲于奔命。

所以此事容易因果颠倒,这才是李阳犹豫的原因。

天庭在封神之前,以及封神之后出了那么多幺蛾子,一方面是因为有诸多大神通者以及某位神经病定下剧本的缘故,另一方面就真的是人不行。

故而人员一事,李阳必须慎之又慎。

思考许久,李阳再次将目光转移到自己的神职‘观世音大帝’上。

“我之前虽然定下有传道计划,可如何传道也是一个技术活。

但现在,我似乎有头绪了。

我可以创造一门快速成仙的仙法,利用‘观照世间众生疾苦,救苦救难’之能,将其传遍诸多世界。

这门仙法修炼后不需要实力太强大,只需要进步速度够快,成仙前对资源消耗极少,极其适合普罗大众最好。

主要是可以利用人寿命短暂的特性,快速的补充自己所缺失的手下。

至于说这会不会因此断其道途?

我暂时需要的也仅仅只是这些人能够将大道理解推到天仙之境,以后的道路以后再说,至少我还有三年的时间来推演这门功法。

最重要的是,这门功法可以帮助修炼者理解、参悟我的那些大道。”

想到这里,李阳灵光一闪,他忽然想到了前世的一个词‘良家子’。

瞬间,一道新得大门就此打开。

‘对,良家子,带入这个概念,我所需要的答案就清晰明了。

现如今的天庭,除了昊天本身的亲信,大部分兵将官员都是从洪荒和三千大千世界招募的散修。

这种类似于什么?

一群草莽,加上一群贼配军,完全就是草台班子。

还有一些是招安的势力,多是名义上加入天庭,听调不听宣,相当于军阀。

与这些人相比,未来封神后,虽然天庭的天兵来源换了,多从天人中招募,虽然面前算得上是‘良家子’,但那些官位大多数都被截教和阐教所占据,形成了‘世家门阀’。

之后那些飞升的仙人,有关系的领清贵神职,只需要领取俸禄不用干活,话语权还大;没有关系的领‘浊’神职,只能干些脏活累活,话语权不高,还容易背黑锅被处理,这叫‘世家寒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导致后来天庭的战斗力成谜,时强时弱。

可我若是将自己的这个体系建立以后,那就不一样了。

虽然我不收徒,但我利用此法传道那也是人教道统,修炼此法,便承人教道统,这些人便是‘良家子’。

我因此得一个祖师之称,与其有极亲近之渊源,可称之为‘条件兵’。

因此法而飞升的仙人,那便是‘大学生’。

这些人,有思想,有后台,有战斗力,所欠缺的可能就是硬实力,以及潜力了。

这两样,自己或许未来真的可以将其彻底弥补。

甚至’

李阳想到了原著中李长寿利用撒豆成兵的神通,魔改了大量豆兵的事情。

若是未来自己可以给手下配备有豆兵,那岂不就是真人配上‘机器人(狗)’,迭代了武器打法嘛。

相较于天庭的‘贼配军’,自己的‘良家子’明显会更具有战斗力。

想到此处,李阳的心砰砰直跳。

这新的修炼仙法,实在是太有搞头了。

就这样,李阳飞遁足足三个月,方才抵达昆仑山。

这三个月,李阳终于迈出了新仙法的第一步,或者说草稿。

他参考了前世一部小说的设定,结合现如今洪荒的其他法门,以及自身所创造的《一念之尊》修行念头的法门,开辟了不修肉身,专修神魂之法。

此法门,讲究的就是一个剑走偏锋,所有的一切都用来修行元神。

由灵魂修成阴神,再修成阳神,然后飞升天庭。

不过现在都是草创,功法潜力极其低下,很多地方阻碍奇多,暂时还完不成自己的设想,所以李阳还需要继续推演。

现在来到了昆仑山,李阳暂且将此法搁置,等有空闲的时候再继续推演。

望了望昆仑山,李阳并未直接飞入,而是降下云头,收回分身,显化真身,徒步进山。

这是为了表示对阐教的尊敬,也是表示对元始天尊的尊敬。

见此,玉虚宫中,最为注重秩序和面皮的元始天尊极其满意。

“广成子,李阳来了,你去迎接一下。”

元始天尊并未叫白鹤童子,而是叫广成子去迎接,可想而知他对李阳有多满意。

广成子也是欣喜,毕竟他可是看了李阳渡劫,以及斩杀大罗心魔的过程,知道这三教最小师弟的天资。

“是,弟子领命。”

“铛!”

伴随着玉钟的声音在昆仑山中回荡,一条玉阶自昆仑山上延伸而出,一直落在李阳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